查看原文
其他

盘龙区经济延续向好态势的内生动力

微观盘龙 2024-01-22


三季度,带着GDP5.6%的增速,盘龙区站稳昆明主城区经济发展第一方阵,“稳”的基础不断夯实、韧性持续增强。

第一季度知耻后勇,到第二季度逆势增长,再到第三季度延续向好,盘龙区耐住性子,扭转经济发展势头成效显现。众多一线干部表示:这个成绩来之不易,是干出来、苦出来、拼出来的。


回顾昆明市“当好排头兵”高质量发展大竞赛活动一季度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盘龙区表态:打好经济工作翻身仗,要厘清思路主攻三产,围绕“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功能定位,充分利用北京路的区位、空间和资源优势,采用建设园区的模式,集中力量打造沿线商务楼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新兴产业,高品质打造昆明城市CBD。


换挡提速、向上向好,北京路全新规划升级出炉,通过优化调整经济结构,沿线经济增长的势头更足。一路多“态”促成发展多“势”,盘龙区经济发展量质齐升的转变在北京路得到映射。



承上启下,第三季度是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关键期。站在三季度的“瞭望台”上,既要看到数据的增长量,更要看到增长的“含金量”。盘龙区创新驱动、产才融合,发展方式转变带来的增长正成为新阶段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文化引领有活力

“稳”中有进的背后,文化产业“含金量”足不足,是盘龙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如今的北京路,楼宇纵横间掀起的文化浪潮成为一道富有活力的风景线。


聚焦“聚力攻坚北京路,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示范区”重要布局,盘龙区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不断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实力、平台集聚力、创新创造力、发展带动力和区域影响力。



数据记录了盘龙区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蝶变。近年来,盘龙区文化产业增加值持续增长,从2016年的34.34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47.9亿元,增加39.49%。2022年全区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74.11亿元,同比增长43.9%,占全市比重48.3%,全市排名第一;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3.53亿元,同比增长55.7%,占全市比重54.04%。


“我们的文化产业更像螺旋结构,环环相扣、环环相生,持续扩容。”盘龙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一家文化企业来到盘龙区,至少能带动两家同类文化企业入驻,这得益于全区持续打造的良好营商环境。



随着文产规模不断壮大,北京路沿线差异化园区、数字文产、影视产业等“支柱”已见雏形。依托特色文化资源和优势产业基础,盘龙区因地制宜打造文化旅游街区、文化产业园区,充分发挥资源集聚、项目孵化和产业引领作用,逐步形成文化产业集群的错位竞争、协同联动发展格局。


作为昆明市数字经济先行区,盘龙区的“文化+数字”也探出新路子,新型文化产业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让产业“上下游”共同升级,“文化+”也与更多行业进行深度融合,成为盘龙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新引擎。正如辖区很多文化企业的评价:进驻盘龙区就像进入了一个服务好、链接广、环境优、有保障的文产资源库。




科创驱动有内力


“进”的势头明显,三产焕发经济活力的背后,科技创新成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前三个季度,盘龙区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创新活力持续激发。


“从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两大方向,打造连接政府、产业、企业、大众的数字经济产业聚集地。”今年三季度,位于北京路中央商务区的盘龙区云上数字赋能产业园正式开园。云上数字赋能产业园是盘龙区“聚力攻坚北京路,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示范区”的重点项目,也是全区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示范项目。项目的落地,助推昆明市打造以数字产业聚集区为特色的“园区经济”建设迈上新台阶。



如何立足自身实际,推动特色产业量质齐升?面对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点选题”,盘龙区厘清思路,全力执行。


在北京路沿线,“数字生态链”已然呈现。目前,盘龙区已形成云南地矿数字经济产业园、云上数字赋能产业园、雪力国际数字经济特色楼宇等数字产业集聚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云南创新研究院、云南省农科院、昆明植物所等众多科研院所和数字孪生与智慧信息应用中心、云南省区块链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等数字产业创新中心,遍布北京路沿线多个功能区域。



从云南省智能与数字经济协会落地,到数字产业园区互相联动,今年以来,盘龙区推行的数字产业集群为企业更好地拢住了“上下游”企业,让头部企业之间互为生态。省内外数字经济相关领域的高校、科研院所、国企、民营企业、专家、学者,都成为盘龙区数字经济“智囊团”,真正打破行政区划限制,让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与组合。


“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三条主线逐项发力,真正助力盘龙三产立区、三产强区、三产兴区。




人才支撑有动力


看发展之“势”,更要看发展之“质”。为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盘龙区决心高质量培育“造血”功能,让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协同推进,激发产才融合创新活力,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年8月,2023世界机器人大赛锦标赛(昆明)在世博园顺利收官。这是大赛首次在昆明举办锦标赛,对赛事承办方盘龙区而言,办赛考验与学习机会并存。此次赛事中,盘龙区把关键点锁定在“人”这个因素上,使赛事全程各项工作细之又细,积累了“以赛为媒”的人才引育经验。



有了人才的底气,盘龙区有了一次次赛事,更带来一个个项目。随着“贤才聚盘”聚才工作品牌的升级,两届“贤才聚盘”创新创业创造大赛共吸引来自全国的632个项目报名和各行业领域的200余名人才及团队参赛,获奖项目年产值超过5.8亿元,带动就业超过1.2万人。第二届大赛更升级与云南省创新创造大赛联动,汇聚市场主体合力招引项目,创设“贤才聚盘”伯乐奖,全方位跟踪对接,提供一对一的精准化服务,助推优秀项目企业落户盘龙区。


有了人才,才有竞速发展的持续推力,因此,构筑人才工作体系的“四梁八柱”成为盘龙区工作的重中之重。


随着科技研发人员总量、创新创业人才总量不断增长,盘龙区已打造了一批拥有独立知识产权,具有一流科技研发水平和能力的创新创业团队。同时,搭建区域协同联动引才的合作格局,主动破除“峡谷思维”,探索“候鸟式”“飞地式”引才,与多地积极建立“双招双引”区域协同合作机制,逐步打造出人才、项目、产业等区域要素资源优化配置的“智汇盘龙”。




服务保障有定力


经济向好的“大趋势”,离不开营商环境的“小气候”,正如发展要提“质”,就离不开“亲”“清”政商关系。同对北京路的规划定位一样,盘龙区选择把发展的“厚度”落在群众企业感知的“温度”上。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市场主体。”秉持着“店小二”式的服务理念,企业扎下根来在盘龙区不断创新,高质量发展图景跃然于眼前。从链式招商到精准招商,从靠前招商到跟踪服务,盘龙区以一系列务实作为,着力打造招商强磁场,不断扩大“朋友圈”。


三季度刚收官,盘龙区主要负责人就带队赴上海、深圳、广州等地,全力以赴抓招商上项目,洽谈交流项目合作,为盘龙区高质量发展装上新引擎、打造增长极。



面对辖区约23万户的经营主体,盘龙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风清气正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先后出台助企纾困稳定经济增长29条、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促进产业发展17条、加快科技创新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15条等政策措施,加大金融信贷力度、加快涉企资金兑现等措施促进市场主体持续健康发展。


更多干部则同步化身“政务服务体验员”,在盘龙区全程“沉浸式”体验办事流程。陪同群众现场体验“一件事一次办”主题事项和社会保障服务类事项办理流程、“投资项目审批”业务办理流程,以企业和群众视角体验政务服务,共同分析研究存在的业务和平台问题,现场联合协商解决,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在盘龙区更好地应用和推广。





“用好老办法、创新新方法,坚持办好自己的事。”前三个季度,盘龙区拿出积极服务的定力,换来了经济发展的积极信号,坚持干在“全年任务”上、干在“关键任务”上、干在“使命任务”上,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确保担当力度不减、冲刺方向不偏。




推荐阅读

三季度竞赛成绩出炉 盘龙居主城区榜首

讲好生态文明思政课 把理念化为行动建设绿美宜居“幸福盘龙”


市级督查组到盘龙区开展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暨健康县城建设工作第一轮网格化督导检查

我为盘龙实力代言|谭颖辞:幸福东华 安居乐土

喜报!盘龙区这个社会组织获评省级荣誉!

盘龙区这条街巷变“画廊” 靓了城市美了生活

盘龙区8家单位荣获省、市2023年新阶实践创新基地、工作站、联络点授牌


来源:昆明日报、盘龙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盘龙区文化和旅游局、盘龙区政务服务管理局、盘龙区融媒体中心

  ▼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盘龙区经济延续向好态势的内生动力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